著作译作

《中国城市的单位透视》

2016-12-29
                 推介语:“单位”是理解中国各城市转型的独特视角。本书是用“单位”来透视中国城市,用“单位化”与“去单位化”概括了过去六十年的发展历程,创造性地提出“新单位主义”空间思想,作为未来中国城市社会转型发展的一个指针。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成为重塑世界城市格局的新兴力量,中国的城市研究也逐渐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城市研究的舞台。有关中国城市发展的转型解释与道路走向的论辩引发了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竞相争鸣。如本书开篇所总结的,大体上存在着现代化视角、世界体系视角、社会主义转型视角以及行为主义方法等范式。在这些范式之下,研究试图解释中国与其它国家及地区的差异或者暗示殊途同归的趋向。

不同于这些思路,本书致力于从中国城市的内部而不是外部入手,回归到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事实,全面整理中国城市发展转型的模型。具体说来,本书试图从单位研究的视角展开中国城市发展研究的叙述逻辑,将制度变迁诱致下的城市社会与空间变迁置于“单位” 的历史棱镜之下,围绕着单位实践中的制度性、空间性与社会性等内涵的变化,建构长周期、跨学科和多角度的研究框架,从而透视中国城市发展的主线与支脉、历时性与关联性等图景,在历史与现实的评析中窥探转型前进的方向,导出适应城市发展规律和兼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空间策略。

从实际内容来说,变迁中的单位制度从 1949 前的制度安排而来,深度嵌入在新中国后曲折阔远的社会主义的社会实践之中,裹挟着传统的历史文化政治思想、实践中的浪漫主义与实用主义,塑造了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连续性、特殊性与波折起伏。中国城市的社会、经济与空间的生产与演进都与单位制度的生命周期彼此共振,表现出丰富的历史内容与范畴,根植于中国城市发展的深厚土壤,又与国外城市的发展遥相呼应,构成中国城市研究论说的事实与理据基础。
      建构中国城市的单位理论,其关键是重新理解单位。单位理论,取决于我们在认识论上如何重新看待单位、单位制度实践及其在城市层面上的响应。这是本书的尝试,也是论著的基础。单位理论,取决于我们在认识论上如何重新看待单位、单位制度实践及其在城市层面上的响应。这是本书的尝试,也是论著的基础。

 


 

本书梳理了西方城市思潮的演变,归纳了生活质量导向、传统城市经验、日常生活视角、行为组织规划等视角,更从中国城市发展的挑战、单位制度的隐形化等事实, 回归到围绕单位的核心问题, 创造性地提出了单位思想的新运用——新单位主义。新单位主义试图根据中国城市化历史过程与阶段特点,提炼单位思想在空间组织、社会建设等方面的有益元素,指引中国城市发展的未来面向。

单位化实践最大的特点在于,基于单位与国家的合作,对居民日常活动构成规定,通过公共产品的组织化供给来建构日常生活单元的地方性。基于单位制度的原型,立足于日常生活的转向,中国城市建立了以单位为基础的城市活动空间体系。 但面对中国城市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新单位主义则主张吸收企业参与社区建设,采取时空间整合、社会与行为化的手段来实现日常生活的企划与地方营造,重新构筑混合、多样的日常生活圈, 通过相对独立、有机构成的基本生活单元来重新塑造城市的日常活动空间体系,推动城市的生活规划与社会规划,最终实现城市空间再组织的平衡与紧凑。新单位主义主张, 以日常生活为中心、利用市场条件下的新单位模式,推动时空间因素的整合。新单位主义强调日常生活单元、企业化的社区经营管理、共享与开放的工作空间、多层次的公共空间系统、富有活力的邻里中心、灵活的设施运营时间政策、广泛的公众参与及行为转变等。新单位主义不是宏大的城市空间建构,而是服务于生活方式的建构,是以日常生活为中心的微调与矫正, 以便实现地方的日常化、 生活化建构。 新单位主义组织下的日常生活方法论,代表着生活空间营造的城市观点, 目的在于建立时空间整合、行为化、 服务化、 自下而上的规划模式。

面向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建设,面向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建设, 新单位主义正是面向市民生活重建的城市空间观,是在普遍的社会化与市场化条件已经具备的前提下着眼于生活空间的社会组织与管理模式, 是广泛动员与吸收各方面社会主体参与日常生活空间规划的主动策略, 是未来中国城市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书是中国城市地理学界第一本有关城市单位研究的专著, 试图从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等学科的视角出发, 回答为什么做单位研究、 什么是单位研究、 如何做单位研究、 以及单位研究的理论出口等一些基本问题。 这是本书的四条主线,在全书各章节中相互交叉融合, 也是本书的重点内容与特色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