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心2016年度年终总结

2017-01-21

一、科研实践,成绩斐然

2016年,中心谨记学术研究引领、规划管理探索、服务城市大众等目标,重点探索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和核心标准及综合评价系统研发与示范,继续进行关于城市居民时空间行为互动理论构建与中美比较等方面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智慧城镇综合管理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之子课题研究。

2016年,中心主任柴彦威教授负责、中心的研究员张艳博士等参与的《北京城市社区公共设施时空配置优化研究》课题顺利完成。该课题从社区类型及社区不同人群的行为特征和行为需求出发,思考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优化问题。以人为本业已成为社区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而时空间行为的研究与规划是构建人本社区的关键,该课题基于居民时空间行为研究进行智慧社区等规划管理模式创新。

2016年,中心完成《基于上海城市体征诊断模型的辅助决策研究》课题。我中心由柴彦威教授研究组和刘瑜教授研究组、马修军副教授研究组共同负责该项目的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的申悦博士与塔娜博士参与了课题研究工作。柴彦威教授研究组负责城市体征诊断的概念和意义、指数体系的构建、计算与发布以及指数扩展等内容;刘瑜教授与马修军副教授研究组发挥其数据处理技术上的优势,进行原始电信数据处理,完成大量复杂的多维的指标生成。该课题结合空间基础数据与城市居民时空间行为等各类多源异构数据,以城市的安全、可持续运行为导向,综合考虑静态建成环境系统与动态人类活动-移动系统,构建不同时间尺度的城市体征指数体系与城市体征诊断分析模型,开展辅助决策可视化服务研究,为推进智慧城市管理、掌握资源使用方向、服务城市宏观调控提供支持。

《基于上海城市体征诊断模型的辅助决策研究》成果研讨会

中心核心研究团队之一的北京大学城环学院的冯健教授研究组,在2016年完成了常州市规划局委托的“常州市人口专题研究”,为常州人口规划与管理提出建设性意见;完成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空心村规划整治及其信息化支撑技术研究,帮助研实现空心村的规划与整治;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质性方法和地理生活史视角的北京城中村个体活动空间”研究,深入理解城中村个体活动空间,为实现城市的人文关怀提供基础。

中心核心研究团队之一的北京大学地空学院的刘瑜教授研究组,长期致力于探讨多种数据的实证研究,并将其运用于地理学基本规律研究,16年该研究团队继续开发时空大数据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新框架。该研究组与2016年获得2016年度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项目研究题目为地理空间模型与分析方法。大数据为时空间行为研究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是巨大挑战,该项目致力于研发更好、更有效的方法,利用大数据分析地理空间。该研究组进行了深圳创新项目,通过以大数据,尤其是地理大数据为支撑的应用分析,挖掘深圳人口、经济、货物以及信息分布和流通模式,探讨深圳市产业发展状况。

中心核心研究团队之一的信息科学学院的马修军老师研究组,不仅仅致力于智慧产业创新模式的研究,而且乐于将自身作为一个纽带,将京津冀产业要素流动起来,利用强大的校友资源,促进硅谷优质企业回流至京津冀地区,并通过联盟产生的巨大资源聚集效应,让这些企业获得优质资源,激发智慧产业创新活力。

中心的特聘顾问,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关美宝(Mei-Po Kwan)教授在2016年获得古根海姆奖学金。古根海姆基金会每年为世界各地的杰出学者、艺术工作者、艺术家提供奖金以支持他们继续他们在各自的领域的发展和探索,其中许多人也获得了诺贝尔奖,普利策奖,菲尔兹奖章和其他国际公认的荣誉。关教授作为中美地理学对中联络组成员,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中美地理学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取得了卓著成效。关教授与中心展开密切的合作,比如中美城市时空行为比较研究中,关教授主持完成了芝加哥城市调查,取得了优秀成果。关教授帮助中心培养时空间行为研究的人才,并且在中心举办或参与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中进行发言,传播学术,开展交流,影响深远。

二、论文著书、左右采获

2016年,我中心师生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主要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主要城市为案例,进行日常生活时空分析及面向智慧城市的规划探索,形成一系列颇具国内外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2015年下半年至今,中心出版共四部著作译作,分别是《中国城市的单位透视》(柴彦威、肖作鹏、刘天宝、塔娜等著,2016,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人文地理学方法》(斯图尔特·艾特肯、吉尔·瓦伦丁主编,柴彦威、周尚意等译,2016,北京:商务印书馆),《城市居民活动空间:基于时空行为视角的研究》(赵莹著,2016,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中心核心研究团队之一的北京大学城环学院的冯健教授研究组,在城市居民活动空间的质性研究、人口研究、空心村规划与整治等方面取得优秀成果,有探讨定性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社会空间研究中的应用、城市人口空间重构及规划响应、空心村村民居住生活空间特征、城规与土规互动关系演进机制及融合策略等,相关成果发表在国内众多核心期刊。

中心核心研究团队之一的北京大学地空学院的刘瑜教授研究组,在时空大数据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方面获得优秀成果,有在社会感知视角下的若干人文地理学基本问题再思考、地理空间模式研究方法与模型研究等,相关成果发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

中心核心研究团队之一的信息科学学院的马修军老师研究组,2016年发表有关生态体系安全框架研究成果。该研究组利用Hadoop项目思考生态系统,Hadoop生态系统涉及很多组件,不同组件有不同的安全策略,该研究组认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是在提升细粒度、高度模块化、可扩展等目标的同时,兼顾考虑性能、开销、易用性等问题。该研究深入开发智慧城市中人与环境的和谐模式。

二、学术交流,登山小鲁

2016年,中心加强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的跨学科国际交流、也进一步加强时空间行为研究的发展与传播。

我中心多次邀请到众多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及其相关领域的国内外学者到访我中心并开展学术讲座。2016年5月,日本广岛大学张峻屹教授做了题为“交通行为研究:从基于活动分析法到市民生活行为学”的学术报告。面向新型城镇化的中国城市研究应该更加注重全要素整合的综合生态研究方法,从区域综合研究走向人的综合研究。10月,日本爱媛大学张贵民教授做了题为“日本的乡村衰落与城乡共生关系的构建”的学术报告。中国城市发展目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但是未来中国将不可避免面临日本目前的农村衰落问题,我们应当吸取日本的教训,以二三十年的眼光进行发展规划。11月,日本金泽大学沈振江教授到访,做了题为“日本的空间规划与城市设计的体制”的讲座。生产导向的开发式规划走向生活导向的居民参与式规划对我国城市规划具有参考和启发意义。如何在地方分权上解决两层制的问题,优化政府管控是未来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12月,美国卡罗莱纳大学夏洛特分校张文佳博士到访,做了题为“大数据下的城市文本与社会网络分析”的讲座。新数据与城市规划的结合是目前研究前沿与热点,张文佳博士的调查方法与研究等引发国内学者诸多思考,面向大数据的中国城市研究应该更加注重数据科学与城市规划的结合。

中心丰富的学术讲座活动

中心组织或参与组织了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2016年6-8月,我中心召开三次“城市居民时空间行为的中美比较与理论创新”实施方案研讨会。举办系列研讨会是中美时空行为研究学者的重要交流活动,是城市时空行为调查与分析成果的阶段性总结与交流,有助于加快推进时空间行为研究中美国际网络发展壮大,并积极推动中美城市时空间行为调查与研究方法创新。2016年11月“第十二次空间行为与规划研讨会”成功召开,该会议由我中心与重要高校、学术组织等联合承办。本次会议以“时空间行为与城市社会规划研究”为主题,进一步扩大了空间行为与规划研究的影响,对创造以人为本的中国城市规划范式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第十二次空间行为与规划研讨会全体参会成员合影

 

中心核心成员亦积极在国际大会上发挥重要作用。2016年8月,在第33届国际地理大会几个相关分会场,中心核心成员对时空间行为研究与规划、智慧社区建设与管理等议题进行了精彩的发言。2016年9月,第二届时间地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瑞典林雪平大学成功召开。我中心主任柴彦威教授领队、来自北京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近十名青年学者参加会议。通过本次会议及中瑞项目交流合作,中国人文地理学者对时间地理学方法的核心思想与概念体系有了全新的认识。另外,在前所提到的“第十二次空间行为与规划研讨会”上,我中心核心成员进行了重要发声,表现中国城市地理研究行为学派的风采。

第33届国际地理大会时空行为与城市规划分会场热烈讨论

中心主任柴彦威教授2016年度组织并参与多次国内外学术会议。2016年8月,第33届国际地理大会时空行为与城市规划分会场顺利举行,该分会场由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关美宝教授和我中心主任柴彦威教授共同组织。分会场的讨论对多元化、个性化的人类时空行为发生过程与机理,信息化社会下新技术新数据研究城市问题的方法等热点问题具有重要启示。另外,在前所提到的众多国际学术会议中,柴彦威教授均进行了重要大会发言,对推动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具有启发性意义。

第二届时间地理学国际学术会议部分参会代表合影

中心副主任刘瑜教授应邀前往国内多所院校学术交流。2016年9月,刘瑜教授作为开场嘉宾,参加了中国地理信息科学理论与方法学术年会。刘瑜教授提出,GIS以及地理信息科学是对地理学知识的形式化;地理空间的异质性以及规律性是地理研究的切入点;人文要素研究中,除了空间异质性,空间交互也是重要研究议题;在大数据的支持下,要从人地时三个视角去进行研究,有助于揭示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刘瑜教授为大数据研究建立了理论框架,帮助理解复杂的人文地理学演化过程,对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城市的建设与管理带来新的思考框架。刘瑜教授深圳开展创新坊沙龙活动,中心主任柴彦威教授应邀进行学术讲座,为推动动深圳信息中心与北大在深圳大数据与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四、未来展望,再接再厉

面向未来,中心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智慧城市相关议题的探索,发挥学科引领作用,加强人才培养与时空间行为研究国际网络的建设。下一年度我中心将完成《基于上海城市体征诊断模型的辅助决策研究》课题研究,继续进行“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和核心标准研究及综合评价系统研发与示范”课题研究;依托“以时间地理学为核心的空间-行为互动理论构建及中国城市验证研究”课题,在系统总结国际时空间行为研究与相关社会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以时间地理学为核心的空间-行为互动理论;并且加强国际比较研究,开展“城市居民时空间行为的中美比较与理论创新”调查实施。

另外,我中心积极加强与学校、学院的跨学科合作,共创共管共享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的机制。最后,我中心将继续致力于智慧城市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国际前沿与比较研究,保持学科前沿,深入探索相关的创新研究。

 

附录:

中心主办学术活动列表(时间顺序)

会议/讲座名称

时间

主讲人

邀请人

交通行为研究:从基于活动分析法到市民生活行为学

2016年5月

张峻屹教授(日本广岛大学)

柴彦威教授

“城市居民时空间行为的中美比较与理论创新”实施方案

2016年6月-11月

中心主办

日本的乡村衰落与城乡共生关系的构建

2016年10月

张贵民教授(日本爱媛大学)

柴彦威教授

第十二届空间行为与规划研讨会

2016年11月

中心参与组织

日本的空间规划与城市设计的体制

2016年11月

沈振江教授(日本金泽大学)

柴彦威教授

大数据下的城市文本与社会网络分析

2016年12月

张文佳博士(美国卡罗莱纳大学夏洛特分校)

柴彦威教授

 

中心成员参与学术活动列表(时间顺序)

时间

会议

中心成员

2016年5月

第四届民建“城市发展论坛”

柴彦威教授(演讲嘉宾)

2016年6月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发布会

柴彦威教授(演讲嘉宾)

2016年6月

大数据与交通出行需求管理创新论坛

申悦博士参会

2016年6月

洞察?协同?创新——2016第十届规划信息化实务论坛

柴彦威教授(演讲嘉宾)张艳博士、申悦博士、塔娜博士、孙道胜博士生等中心成员(发言人)

2016年7月

第十届国际中国规划学会(IACP)年会

塔娜博士、申悦博士等参会

2016年8月

信息与通讯技术与居民出行行为国际研讨会

申悦博士参会

2016年8月

第三十三届国际地理大会

柴彦威教授(时空间行为规划与研究分会场组织人)、刘志林副教授、赵莹博士、张艳博士、马静博士、申悦博士、塔娜博士等中心成员(发言人)

2016年9月

第二届时间地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柴彦威教授(组委会成员)、张艳博士(特约大会发言人)、申悦博士(发言人)、塔娜博士(发言人)、张雪博士生(发言人)

2016年9月

首届旅游行为学术年会

赵莹博士(发言人)

2016年9月

2016年人文地理学联合学术年会

刘伯初硕士生、蒋晨硕士生、符婷婷硕士生(口头报告)

2016年9月

第11届中日韩地理学联合会议

柴彦威教授(组委会成员)、张艳博士、马静博士、申悦博士、塔娜博士(汇报人)

2016年10月

西北师范大学学术报告:时空间行为地理学

柴彦威教授(特邀讲座)

2016年10月

第十三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

柴彦威教授(大会报告)

2016年11月

第十二届空间行为与规划研讨会

柴彦威教授(大会报告),刘志林副教授、张艳博士、塔娜博士、申悦博士、马静博士、张雪博士生、端木一博博士生、马昕琳硕士生、马雯蕊硕士生、刘伯初硕士生(口头发表)

2016年11月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柴彦威教授(特邀讲座)

2016年11月

大数据在交通、旅游及中医院领域的应用学术研讨会

赵莹博士(发言人)

2016年12月

第十期城市信息创新坊沙龙

刘瑜教授(组织人)、柴彦威教授(发言人)

2016年12月

清华-旭辉可持续住区沙龙——第一期:居住选择行为研究

张艳博士(发言人)

2016年12月

韩国高立大学亚细亚研究所学术交流活动

柴彦威教授(发言人)

2016年12月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柴彦威教授(特邀讲座)

2016年12月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柴彦威教授(特邀讲座)

2016年12月

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柴彦威教授(特邀讲座)

 

 

中心成员发表论文(含会议论文)、专著

1.     Ta N, Chai Y, Zhang Y, et al. Understanding job-housing relationship and commuting pattern in Chinese citie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2016.

2.     Ta N, Kwan M P, Chai Y, et al. Gendered Space‐Time Constraints, Activity Participation and Household Structure: A Case Study Using A GPS‐Based Activity Survey in Suburban Beijing, China[J]. 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 2015.

       Ta N, Zhao Y, Chai Y. Built environment, peak hours and route choice efficiency: An investigation of commuting efficiency using GPS data[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016, 57: 161-170.

 

4.     Chai Y, Ta N, Ma J. The socio-spatial dimension of behavior analysis: Frontiers and progress in Chinese behavioral geography[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6, 26(8): 1243-1260.

5.     Shi, L., Wu, L., Chi, G., Liu, Y. Geographical impacts on social networks from perspectives of space and place: an empirical study using mobile phone dat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ystems, 2016, 18(4), pp. 359-376. 

6.     Chi, G., Thill, J.-C., Tong, D., Shi, L., Liu, Y. Uncovering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from mobile phone data: A network science approach.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2016, 95(3), pp. 613-631.

7.     Chen, C., Ma, J., Susilo, Y., Liu, Y., Wang, M. The promises of big data and small data for travel behavior (aka human mobility) analysi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Emerging Technologies, 2016, 68, pp. 285-299.

8.     Zhi, Y., Li, H., Wang, D., (...), Duan, Z., Liu, Y. Latent spatio-temporal activity structures: a new approach to inferring intra-urban functional regions via social media check-in data.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16, 19(2), pp. 94-105.

9.     Kang, C., Liu, Y., Wu, L. Delineating intra-urban spatial connectivity patterns by travel-activities: A case study of Beijing, Chin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informatics, 2016.

10.   Gong, L., Liu, X., Wu, L., Liu, Y. Inferring trip purposes and uncovering travel patterns from taxi trajectory data. Cartography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2016, 43(2), pp. 103-114.

11.   Liu, X., Kang, C., Gong, L., Liu, Y. Incorporating spatial interaction patterns in classifying and understanding urban land u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16, 30(2), pp. 334-350.

12.   Ma, J., Mitchell, G., Dong, G., and Zhang, W. (2017) Inequality in Beijing: A spatial     multilevel analysis of perceived environmental hazard and self-rated health.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Geographers, 107(1): 109-129.

13.   Liu, Z., Ma, J. and Chai, Y. (2016) Neighbourhood-scale urban form, travel behaviour, and CO2 emissions in Beijing: Implications for low-carbon urban        planning. Urban Geography, DOI: 10.1080/02723638.2016.1191796.

14.   Dong, G., Ma, J., Pryce, G., and Harris, R. (2016) Spatial random slope multilevel      modelling using multivariate conditional autoregressive models: A case study    of subjective travel satisfaction in Beijing.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Geographers, 106(1): 19-35.

15.   Chai, Y., Ta, N., and Ma, J. (2016) The socio-spatial dimension of behaviour analysis: Frontiers and progress in Chinese behavioural geography.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6(8): 1243-1260.

16.   Ying Zhao, Martin Dijst, Yanwei Chai. Between haven and heaven: A comparison between Beijing (China) and Utrecht (the Netherlands). Urban Studies. 2016, 53(12): 2469-2487.

17.   Na Ta, Ying Zhao, Yanwei Chai. Built environment, peak hours and route choice efficiency: An investigation of commuting efficiency using GPS data.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016, 57: 161-170.

18.   Na Ta, Yanwei Chai, Yan Zhang, Daosheng Sun. Understanding Job-housing Relationship and Commuting Pattern in Transitional Chinese Cit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Accepted by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DOI:10.1016/j.trd.2016.11.011 (SCI and SSCI, IF: 1.864)

19.   Yanwei Chai, Na Ta, Jing Ma. The Socio-Spatial Dimension of Behavior Analysis: Frontiers and Progress in Chinese Behavioral Geography.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6, 26(8): 1243-1260. (SCIE, IF: 1.923)

20.   Tana, Mei-Po Kwan, Yanwei Chai. Urban Form, Car Ownership and Activity Space in Inner Suburbs: A Comparison between Beijing (China) and Chicago (The United States). Urban Studies. 2016, 53(9), 1784-1802. (SSCI, IF: 1.934) (2015年online, 2016正式见刊)

21.   Na Ta, Mei-Po Kwan, Yanwei Chai, Zhilin Liu. Gendered Space-time Constraints, Activity Participation and Household Structure: A Case Study Using a GPS-based Activity Survey in Suburban Beijing, China. 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 2016, 105(7), 505-521. (SSCI, IF: 0.682). (2015年online, 2016正式见刊)

22.   Ying Zhao, Martin Dijst, Yanwei Chai. Between haven and heaven: A comparison between Beijing (China) and Utrecht (the Netherlands). Urban Studies. 2016, 53(12): 2469-2487.

 

23.   塔娜,柴彦威,申悦. 生活方式视角下的时空行为研究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10: 1279-1287. (中文核心期刊)

24.   柴彦威,塔娜,马静. 行为分析的社会—空间维度——中国行为地理学前沿进展(英文)[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6,08:1243-1260.

25.   柴彦威,端木一博. 时间地理学视角下城市规划的时间问题[J]. 城市建筑,2016,16:21-24.

26.   赵莹,柴彦威,桂晶晶. 中国城市休闲时空行为研究前沿[J]. 旅游学刊,2016,09:30-40.

27.   孙道胜,柴彦威,张艳. 社区生活圈的界定与测度:以北京清河地区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2016,09:1-9.

28.   申悦,柴彦威. 多学科视角下郊区空间的内涵解读及研究进展[J]. 城市问题,2016,09:80-88.

29.   申悦,柴彦威. 北京市郊区空间发展与郊区活动空间. 中国城市研究(第九辑),2016

30.   柴彦威,Kajsa Elleg?rd,张艳. “新”时间地理学专栏导言[J]. 人文地理,2016,05:17-18+31.

31.   张艳,柴彦威. “新”时间地理学——瑞典Kajsa团队的创新研究[J]. 人文地理,2016,05:19-24+46.

32.  Kajsa Elleg?rd,张雪,张艳,柴彦威. 基于地方秩序嵌套的人类活动研究[J]. 人文地理,2016,05:25-31.

33.  Kajsa Elleg?rd,刘伯初,张艳,柴彦威. 时间地理学的企划概念及其研究案例[J]. 人文地理,2016,05:32-38.

34.  Kajsa Elleg?rd,张艳,蒋晨,柴彦威. 复杂情境中的日常活动可视化与应用研究[J]. 人文地理,2016,05:39-46.

35.   赵莹,柴彦威,桂晶晶. 中国城市休闲时空行为研究前沿. 旅游学刊. 2016, 31(9): 30-40.

36.   赵莹. 城市居民活动空间.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6.

37.   黄潇婷,朱树未,赵莹. 产品跟随行为:旅游时间产品规划方法. 旅游学刊. 2016, 31(5): 36-44. 

38.   刘瑜, 社会感知视角下的若干人文地理学基本问题再思考, 地理学报, 2016, 71(4), pp. 564-571[1]刘瑜. 社会感知视角下的若干人文地理学基本问题再思考[J]. 地理学报,2016,04:564-575.

39.   朱递,刘瑜. 一种路网拓扑约束下的增量型地图匹配算法[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1-7.

40.   袁健,刘瑜. 基于混合式的社区问答答案质量评价模型[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7,06:1-6.

41.   陈玺,马修军,吕欣. Hadoop生态体系安全框架综述[J]. 信息安全研究,2016,08:684-698.

42.   冯健、柴宏博,定性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社会空间研究中的应用,地理科学进展,2016,35(12):1447-1458

43.   柴宏博、冯健(通讯作者),基于家庭生命历程的北京郊区居民行为空间研究,地理科学进展,2016,35(12):1506-1516

44.   冯健、赵楠,后现代地理语境下同性恋社会空间与社交网络――以北京市为例,地理学报,2016,71(10):1815-1832

45.   冯健、胡秀媚、苏黎馨,城市人口空间重构及规划响应-武汉案例跟踪研究,规划师,2016,(11):24-32

46.   胡秀媚、冯健(通讯作者),欠发达生态敏感山区空心村整治规划体系构建——以宁夏西吉县为例,城市发展研究,2016,23(12):78-88

47.   钟奕纯、冯健(通讯作者)、何晓蓉,轨道交通对不同区段土地利用影响差异研究――以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35(5):85-93

48.   刘玉、冯健,城乡结合部农业地域功能研究,中国软科学,2016,(6):62-72

49.   胡秀媚、李志刚、冯健,后郊区化? ——政府视角下广州萝岗的空间生产与转型,现代城市研究,2016,(5):72-79

50.   冯健、杜瑀,空心村整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宁夏西吉县为例,人文地理,2016,31(6):39-48

51.   冯健、赵楠,空心村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发展特征与重构策略――以邓州市桑庄镇为例,人文地理,2016,31(6):19-28

52.   赵 楠、冯 健(通讯作者),空心村村民居住生活空间特征及其优化重构――对河南邓州市8个村庄的调查,人文地理,2016,31(6):29-38

53.   张勇、冯健(通讯作者),理性、流动与家庭:村民日常生活语境下的乡村性转型,人文地理,2016,31(6):49-57

54.   冯健、李烨,我国规划协调理论研究进展与展望,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35(6):77-82,115

55.   冯健、苏黎馨,城规与土规互动关系演进机制及融合策略研究——基于行为主体博弈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35(6):83-88

56.   李烨、冯健(通讯作者),规划管理与部门协调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35(6):89-95

57.   苏黎馨、冯 健(通讯作者),“规土融合”的技术体系、管理模式创新及发展展望——以武汉市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35(6):96-102,128

58.   陈华飞、洪旗、冯健(通讯作者),“规土融合”的城乡结合部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基于城市规划目标导向的方法创新与实践,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35(6):103-107,163

59.   冯健、钟奕纯,乡镇级“规土融合”实现路径与技术创新——基于武汉乡镇总体规划实践的探讨,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35(6):108-115

60.   胡秀媚、冯健(通讯作者),基于多主体参与的村庄整治规划过程优化——以宁夏西吉县洞洞村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35(6):116-123

61.   《中国城市的单位透视》柴彦威、肖作鹏、刘天宝、塔娜等著,2016,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62.   《人文地理学方法》斯图尔特·艾特肯、吉尔·瓦伦丁主编,柴彦威、周尚意等译,2016,北京:商务印书馆

63.   《城市居民活动空间:基于时空行为视角的研究》赵莹著,2016,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中心成员获奖

张艳博士Best Oral Presentation in 11th China-Japan-Korea Joint Conference on Geography and the 2nd Asian Conference on Geography

塔娜博士Best Oral Presentation in 11th China-Japan-Korea Joint Conference on Geography and the 2nd Asian Conference on Geography

张艳博士 第八批“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

 

 

 

(整理人:符婷婷 马昕琳)